大力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八项机制建设

发布时间:2014-01-08

 

作者:斯

 

近年来,廉政文化进高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针对性不够、有效性不强的问题。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该不断完善廉政文化的制度体系, 积极构建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和方法,充分发挥高校廉政文化育人、廉政文化反腐和廉政文化辐射的作用。

一、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高校党委是廉政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因此, 高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师生的支持与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首先,应该建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由高校党委书记挂帅, 纪委书记和分管意识形态的党委副书记共同负责, 各职能部门同心协力,院系支持和参与的组织框架。高校要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工体系中,明确党委班子和各个职能部门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框架。高校纪委要配合党委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发挥好纪委在策划组织、分解职责、集思广益、监督落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的宣传部门、组织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基层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各自要以己之长,积极的发挥自己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其次,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计划安排和执行方案,制定经费预算方案,将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分解到部门和院系,将建设项目落实到牵头单位,将廉政文化建设寓于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中。第三,加强监督检查。高校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对各教育单位综合考评的一项指标。坚持学校“一把手” 亲自抓与抓好对院系“一把手”的廉洁教育相结合,建立院系“一把手”向上级纪委述职、述廉制度,确保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廉洁的制度体系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完善的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保证。随着高校拥有的资源增大、自主决策权扩大,必须通过制度体系来规范办学行为,防范各种风险。在高校廉洁制度体系中,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龙头,“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科学民主决策的关键,师德公约、学术诚信、科研行为规范和廉洁自律规范是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修身的基础,防止利益冲突的回避制度是破除“熟人社会”、“潜规则”的重要举措,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是确保高校公正廉洁的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制度体系的完备度决定着廉政文化建设的高度。高校要加大投入,保障廉政文化的建设。首先是加强互联网等载体建设。高校要加强网络建设,如校园网站,微博等,利用网络这一载体来构建廉政文反腐倡廉建设 化建设的舆论平台,提高校园主体的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同时,廉政文化建设所依赖的传统载体,如校园的宣传橱窗、显示屏、各类报刊等也很重要。高校要综合规划这些载体的建设,努力发挥它们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报刊、进宣传栏、进网络,以优雅的环境影响人,廉洁的氛围熏陶人。其次,要有一定的活动经费保障。廉政文化建设所需要的教材及资料、实践活动的器材、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都需要专项经费的开支,高校要保证廉政文化建设经费到位, 物质条件到位,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健康长效发展。

三、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教育培训机制

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需要采取教育培训措施。通过大力开展廉洁教育,传授廉洁知识、澄清是非观念、树立尚廉意识、培育健全人格、牢固理想信念,从而由知到信,进而知行合一。推进廉洁教育培训,必须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明确教育培训责任,健全教育培训制度,统筹教育培训规划,规范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形式,提高教育培训实效。新教师培训一定要有师德师风、廉洁诚信的专题讲座;干部培训必须要有廉洁从政的专题教育;职工岗位培训一定要有廉洁自律的要求。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开展廉洁教育,使教育培训贴近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实际,贴近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贴近高校文化育人文化反腐的实际,贴近高校教育培训对象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使教育培训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开花结果,努力构建起发挥教育说服力、理论指引力和制度约束力整体功效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要使教育培训发挥更好的作用,还必须创新教育形式,改进培训方法。既要注重警示教育,更要开展示范教育;既要开展岗位廉政教育,也要开展主题廉洁活动;既要注重自我养成教育,也要坚持组织灌输教育;既要坚持课堂讲授教育,也要组织考察实践活动;既要坚持人对人的细致教育,也要重视机对人的现代手段;既要总结发扬国内高校传统做法,也要学习借鉴海外名校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廉洁教育更加契合实际、更加扎实、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成效。

四、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融入机制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高校要将廉政文化建设贯穿到大学文化建设中去,融入到具体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中去。一是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中国梦”教育中去。要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逐伟大的中国梦想。二是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廉洁政治建设目标中去。高校要借助于多种载体,大力宣传廉洁政治的建设目标, 形成大宣教格局。三是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法制教育中去。高校要开展法律法规、政治纪律、财经纪律教育,促进师生员工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形成勤俭办学和勤俭办一切事情的良好风尚。四是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师德师风建设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五是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高校要努力探索廉政文化建设载体的有效拓展方式以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策略,提高广大学生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将廉洁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加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廉洁教育,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使其成为廉洁教育的宣传者和先行者。

五、建立健全廉洁教育的“三进”机制

高校要落实中央关于“将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把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深化廉洁教育“进课本、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一是可以在高校成立专门的廉政文化究机构,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进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深入研究,形成廉政文化研究的理论高地,指导高校及社会的廉政文化实践活动,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二是可以在高校开设一门廉政文化的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渗入到日常的教学内容中去。例如,在“两课”、形势政策课和党校的课程中,把廉政文化的内容包含进去,作为必修内容,供大家学习;在学生的选课系统中,把廉政文化作为一门有学分的课程排进去,供学生们自主选择;三是鼓励专业课教师把廉政文化与专业知识讲授相结合,将廉政文化点点滴滴融入到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廉洁诚信的熏陶;四是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廉洁教育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大学教育现代技术条件好、倡导自主学习探究的特点,建立廉洁教育网络平台,引导和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五是拓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主体领域。广大学生是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唤醒广大师生的主动意识,拓宽廉政文化的宣传渠道,扩大廉政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廉政文化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吸引力。

六、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推进机制

我们要以阳光治校、校务公开,来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高校要进一步拓展校务公开、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并以学校的教育教改、师生及社会关注热点为重点,扩大全校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学校事务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学生在风清气正的环境中成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扎扎实实项目化推进,使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的熏陶,真正做到提高认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推进过程中坚持分层教育,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做到因人、因事、因时、因势而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方法,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果。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在当前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决策,是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举措。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要以先进性、纯洁性、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领导干部、领导班子、领导机关为重点,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作风建设,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高校要通过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使高校风清气正。

七、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需要通过考核评估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也需要通过考核评估来彰显。要建立动态管理、预警处置和检查评估等机制,及时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纠风正气。对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体制机制上找原因,在健全体制、优化机制上下功夫,形成严格的制度规范和正确的评价导向。要使考核评估取得实效,建立科学合理的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文化是软实力。廉政文化也含有许多软的因素。但是,这些软的因素又是可以让人们感知感觉的。所以,我们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看硬条件也要着力感知软的氛围,做到硬性指标与软性指标相结合,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立相结合,廉政文化活动与廉洁实践成效相结合,突出重点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在评估时,既要听汇报、看材料、察现场,更要通过调查问卷、师生座谈掌握群众的评价和感知,力求全面正确地了解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成效。对在评估中发现的廉政文化建设好的典型、好的品牌项目要大力宣传,发扬光大;对发现的应付检查、形式主义等问题要认真纠错甚至通报批评;对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的单位要予以表彰甚至作为廉政文化示范点予以弘扬。同时, 要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纳入高校文明单位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从而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偏可纠、有效可知、有样可学。                            

 八、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互动促进机制

     高校廉洁教育作为整个社会廉洁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时刻受到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经常听到老师惋惜,在学校里纯洁诚信的人进入社会后就迅速被社会的大染缸同化。确实,不良的社会环境既是腐败的结果,又有助于维持这种腐败的蔓延。只有不断提高公众廉洁的意识,不断夯实社会廉洁价值基础,不断铲除不良土壤,不断引入源头活水,廉洁社会才会到来。所以,要收廉政文化建设之成效,必须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互动促进机制。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工作方式正在进行重大变革,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更加密切了学校、师生与经济社会的联系,也增大了学校管理的范围和难度,对高校管理和廉政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学校要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高地,要以引领社会为己任,不向社会的不良风气低头。家庭要起到配合作用,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亲密的老师,要言传身教。同时,学校也要通过家长会、毕业庆典及其他家校联系途径,共同抵制“托关系、找门路”等社会不良思维,共同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教育大学生正视社会廉洁诚信存在的问题,鼓励大学生铁肩担道义,身体力行大力推进社会廉政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廉政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依托学校党团组织、依托社团,走出校园,开展志愿者活动,宣传廉政文化、学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文化,扩大廉政文化的社会效应。

  本文发表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年第10期